其中我挑了一瓶來自聖愛美濃的衛星產區Montagne -St. Emilion(蒙塔涅-聖愛美濃)Chateau Roudier(霍地堡)當時的我只是依照幾個大項去挑選,第一、瓶頭上的鋁蓋,是

否厚實、精美、含鋁量是否高。二、產區的標示是否詳細。三、價格與前兩項對比是否合理。這是以一個初學的在大賣場,或是酒專裡,想要挑選一款好酒時,的幾個要點!詳

細的原因,我會再另外發表一篇"初學者選酒概論",到時後再好好來分享。

(我當時購買的2001年750ml)

(2001年,酒精濃度13%)


 

(在公司挖掘到的1994年375ml)

 

因為當時挑選了許多的酒款,所以也沒有特別的去注意這款酒,而它就一直靜靜躺在我的收藏木箱中,等待我去開它。說也奇怪,我從那個時候一直拿酒出來飲用分享,卻從未

想將這款酒拿出來,直到我上來台北工作,在公司成堆的酒裡再次遇見這款酒的375,那時我才隱隱約約,想起這款酒好面熟,不知道在哪見過,於是我拍下這款375的照片。
 

(1994年,酒精濃度12.5%)
 


趁跨年元旦假期回台南時,仔細一比對果然是同一款酒,一模一樣,不同的是我收藏的是2001年750ml,而公司的那款是1994年375ml,而且是早期由肯歐進口的酒。

這算是一種巧遇嗎!?因此我很好奇,一直想找個時將這兩款酒開瓶品飲對比差異性,而我將這個想法跟台北的酒友阿涂與阿哲(在第二次酒聚時)分享,而他們也很樂意一起來參與

這樣的一個比拼品飲,於是就相約在這個禮拜四(1/28)晚上,在公司樓上品飲,我相當的期待呢!!

 

 

(2001年(左)與1994年(右)的鋁蓋款式不同都很有質感)


在此我先針對這個產區做個分享:
Montagne -St. Emilion,屬法國波爾多區右岸聖愛美濃區外圍的衛星產區,是在1935年才被列入法定產區的制度中,目前共有四個衛星產區;Lussac-St. Emilion、Montagne -St. Emilion、Puisseguin-St. Emilion、Saint-Georges-St. Emilion。而這裡大部分都是酒農非酒商或酒廠,因此大部分的酒都是仰賴酒農合作社(類似台灣的農業產銷班)來釀造與行銷。


但其實這裡的風土條件與環境與聖愛美濃相同,因此在這個地區所使用的主要品種也是以Merlit為大宗,在搭配上Cabernet Franc,所以在口感的表現上就會比較濃郁且絲滑,
 
常有黑色梅果與黑李的氣息,有時還會帶點辛辣味,是比較偏向早熟型的酒款,但現在因為技術的進步,目前Montagne -St. Emilion與Saint-Georges-St. Emilion的酒質已經
 
都有一定的水準,甚至有時候也能夠釀造出比聖愛美濃更加濃郁型的酒款,尤其是Saint-Georges-St. Emilion最有儲存的實力。
 

看完這樣的分享,是否也令你心動呢!?我也好期待當天的比拼品飲,後續品飲完我會再將品飲心得PO文與大家分享,敬請期待~!!

 

歡迎到流浪嗜酒師的粉絲頁按讚喔~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omobilier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~未成年請勿飲酒~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流浪嗜酒師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